為建立健全應急機制,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理學校飲用水突發污染事故,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及時、有效、有序組織開展應急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件可能造成的損失,保護師生員工的生命财産安全和健康,保障學校正常教育教學和生活秩序,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根據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江蘇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蘇政發〔2020〕6号)《連雲港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修訂稿)《連雲港市集中式飲用水源突發污染事件應急預案》(連政辦發〔2011〕16号)等法律法規,按照江蘇省衛生健康委、教育廳“江蘇省學校飲水衛生監督專項行動方案”(蘇衛監督〔2023〕3号)的要求,及相關規定。
二、适用範圍
本預案适用于我校突發飲用水污染事件應對工作。飲用水突發污染事件是指校園内飲用水水質出現異常,有一定數量的飲用水用戶、飲用者個人,發現飲用水水質感官性狀異常,飲用後身體出現不适反應和症狀表現的事件,包括飲用水生物性污染事件(介水傳染病和藻類污染等)、飲用水化學性污染事件和飲用水物理性污染事件(熱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三、工作原則
(一)規範管理、預防為主。高度重視飲用水安全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憂患意識。加強飲用水衛生健康教育,普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知識,強化校園飲用水日常管理,規範落實水質監控、檢測,建立健全校園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盡量避免或減少飲用水污染事件的發生。
(二)以人為本,減少危害。以師生員工的生命健康安全為首要任務。各單位、各部門全力協調配合,高效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飲用水污染事件的不利影響,力争在最短時間範圍内、最小危害程度内妥善解決污染事件。
(三)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發生突發事件後,各單位、各部門要在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确保發現、報告、指揮、處置等環節的緊密銜接,快速反應,正确應對,處置果斷,力争把問題解決在初始狀态。在處置工作中,既要密切配合,又要明确分工、各負其責。
(四)加強保障,提高效率。從制度上、組織上、物質上全面加強保障措施。在領導機構、經費保障、信息保障和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強建設,增強應急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應急指揮組織體系及職責
(一)根據應急處置工作需要,成立bet356体育娱乐官网飲用水突發污染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 長:校長
副組長:分管安全穩定和後勤保障的校領導
成 員:校長辦公室、黨委宣傳部、bet356体育娱乐官网、通灌校區管委會、宋跳校區管委會、國有資産與實驗室管理處、保衛處、人事處、學生工作處、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各學院主要負責人
(二)應急處理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事件發生時,領導小組負責指揮保護好現場,做好現場救援的協調、組織工作,确保事件第一時間得到有效處置,并及時、準确地做好信息和輿情應對工作。
1. 全面負責飲用水突發污染事件應急工作決策,研究決定處置方案,發布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響應指令,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屬地政府報告事件情況。
2. 領導現場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指揮救助受水污染影響的師生員工,指導水污染事件調查,推進水污染事件解決。
3. 發布水污染事件相關信息,關注并妥善處置相關輿情。
4. 指導事件善後處理,總結事件教訓,推進整改。
五、應急處置措施
(一)飲用水突發污染事件發生後,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緊急組織有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迅速開展現場調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種類、性狀、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範圍及接觸人群身體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擴散趨勢,并提出科學、行之有效的緊急控制消除污染的各項措施。
(二)迅速組織開展水質檢測,根據污染事件的實際情況,科學采集水樣開展檢測,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進行動态水質監測,及時掌握水質污染程度、污染趨勢、水質動态變化規律,為進一步确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複供水等提供科學依據。
(三)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受到嚴重污染、威脅供水衛生安全等緊急情況時,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證水質衛生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臨時供水途徑,以保證飲用者正常生活飲用水供應,避免和減少水污染對飲用者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
現制水飲水出現污染事件時,應立即停止全部現制水飲水機使用,關閉進水閥。在保證水質衛生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臨時措施提供直接飲用水。
管道分質直飲水出現污染事件時,立即停止機器制水,關閉進水閥,同時通知所有終端用戶停止用水,并組織清空終端存水,張貼暫停使用封簽等。在保證水質衛生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臨時措施提供直接飲用水。
成品桶裝飲用水出現污染事件時,立刻封存所有庫存桶裝水,立即根據銷售供應信息,全覆蓋查找全部桶裝水用戶,通知用戶停止飲用,派專人收回桶裝水,并負責清洗飲水機和相關的水杯等。根據采購信息,立刻溯源供應方,并跟進調查污染情況。在保證水質衛生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臨時措施提供直接飲用水。
保溫桶飲水機出現污染事件時,立刻封存保溫桶,根據實際情況,查找全部飲用水人員群體。根據飲水的供應情況,溯源調查污染情況。
在飲用水污染事件發生後,根據飲用受污染水的人員群體情況以及人員影響程度,立刻組織進行健康檢查,全力保護師生員工身體健康,減少污染危害。
(四)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後,應依法立即、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水污染事故狀況,配合衛生監督部門開展有關調查、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水質監測;在衛生監督部門的指導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針對水污染環節和污染原因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态進一步的蔓延和擴大,嚴防水污染事故再次發生。
(五)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後,在恢複供水前,必須對受污染設備管網全面清洗、消毒,按要求進行全指标水質檢測,達到國家衛生标準後方可供水,并向師生員工公示,安全解除控制。
(六)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後,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完成調查、控制、處理,并形成檔案材料(内容包括事故經過、現場調查檢測結果、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處理經過、效果、存在問題及建議等)規範存檔,根據需要按規定逐級上報。
六、工作責任
校園飲用水衛生安全是師生員工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條件,飲用水突發污染事件的知情報告和及時妥善處置是全校師生員工共同責任和義務。當發現校園飲用水水源遭受污染,輸配水管網破損或二次供水設施防護不嚴,制水機飲用水出現介質污染,甚至導緻疾病傳播或引起中毒等各類水污染事件時,應及時向學校報告相關情況,任何人不得隐瞞、緩報、謊報水污染事故。
學校各部門獲悉校園突發水污染事件均應立即向突發水污染事件領導小組報告,并在領導小組的指揮下科學、及時、有效處置水污染事件。各單位、各部門及相關人員未及時處置、未按要求處置,導緻水污染事件處理延誤或不到位,造成失職、渎職的,學校将追究相應責任。
七、實施
本預案自發文之日起施行,由bet356体育娱乐官网負責解釋。